终于想升级到win11了,结果是因为眼馋WSLg这个功能,不过既然都到Win11了,顺手也安装一下WSA吧,既然有特性就算不用也得要装(本篇学习自:https://www.tjsky.net/tutorial/384前景由于很晚才升级win11,以至于想用Magisk+GApps的WSA时,却发现Github的项目页面一个醒目的提醒:This repository has been disabled.查了一下,原来是因为太多人用Github的Action流导致项目被封禁了,看样子云端编译是没辙了。所幸LSposed团队又出了一个项目 MagiskOnWSALocal ,我们可以使用这个项目进行本地编译,只需要有WSL子系统环境或者虚拟机Linux系统都可以编译运行。正好网上也有大佬做了博客,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二次整理了一下。环境配置系统环境:Win系统版本:Win11 >=22000.x主板支持UEFI虚拟化(能安装WSA或者WSL就可以)微软商店:>=22110.1402.6.0运行内存:>=8G编译环境:WSL (Ubuntu20Debian10)及更高版本 或
偶然发现个开源的js项目,部署到服务器上玩玩~简介该项目名为 lifeRestart ,开源在github,源码主要为JS编写,可同时运行在本地控制台、网页上。以下为控制台截图:步骤环境安装由于本项目为js项目,依赖于Node运行,因此先在服务器安装上NodeJS与npm:sudo apt install nodejs sudo apt install npm如果报错找不到该软件包,请先执行sudo apt update 与 sudo apt upgrade安装完后输入node -v即可查看安装版本,验证是否安装成功如果出现的版本号为14版本以下的旧版本,可能运行不了项目,请输入sudo apt autoremove nodejs来卸载旧版本node,然后跟着下面的教程安装最新版node:去 node官网 找到最新版后,选择Linux 二进制文件 (x64) 或者选择自己平台的下载,复制下载链接,然后进入ssh。先新建文件夹为node(个人习惯,不想把目录搞的很乱),再使用wget将node下载下来并解压,下载链接与安装包名不一定一致,自行变通:mkdir node cd node
为了学习linux,很多时候都是选择装个虚拟机,或者买个服务器来练习linux操作。除了使用wsl或者虚拟机之外,还有一个更便携的linux终端,那便是安卓上的Termux...软件介绍Termux这个软件,可以说是安卓上的linux虚拟机,又不完全是个虚拟机。据官方文档介绍:Termux is an Android terminal emulator and Linux environment app that works directly with no rooting or setup required. A minimal base system is installed automatically - additional packages are available using the APT package manager.”“Termux 是一个Android 终端模拟器和 Linux 环境应用程序,无需 root 或设置即可直接运行。自动安装最小的基本系统 - 使用 APT 包管理器可以使用其他包。”在安卓系统本身环境下,Termux得到了很好的运行优势,无需额外虚拟
之前6月份入手了一个小新pad普通版,骁龙662的性能,6+128内存组合够日常使用了,但是由于没有买书写笔,只能当做个大屏手机用,也正好拿来先折腾一番...主观体验作为一个11.5寸的大屏幕设备,快要和我电脑屏幕差不多大了,刚开始我重度使用这个pad刷视频、刷酷安等,后面也是使用spacedesk软件来进行电脑屏幕拓展。 在我看来这个设备的主要优势就是屏幕大,用起来观感很爽,其他感知性不强。小新pad的国行系统并没有和其他平板ui一样有很好的平板体验,和大屏手机的ui相差无几,且生态并不好,QQHD版经常未响应卡顿等。 后来将其刷到了国际版,自带谷歌全家桶,基本上是没有对ui深入定制,当大屏手机用还是挺舒服的。直到后面我打算买支笔拿来办公用,才想着把这玩意刷会国行,可能对办公等支持更好一点。平板参数CPU:高通 骁龙662(2.0Ghz A734+1.8Ghz A534)内存组合:6GB+128GBGPU:Adreno 610屏幕:LCD 2000x1200 60fps特色功能:2D人脸识别,ZUI学习模式,Lenovo One智能互联,IP52防水防尘 ,四立体声扬声器电池:7
前几期已经成功对树莓派做足了当服务器的准备,是时候用树莓派做出一些实用的事情了...前言树莓派4B版本的网口与USB相比之前有了较大提升,尤其是网口提升到了千兆的速率,这样一来树莓派更加适合做一些小型网络服务器,正如今天所搭建的私人NAS网盘...经过前几期的准备,我们的树莓派已经可以实现软件上内网穿透,硬件上自动温控保护,目前的环境已经稳定下来,可以去搭建小型服务器了。本文中将会使用树莓派接入外置硬盘,通过有线网络实现搭建NAS网盘,且提供两种不同思路,给不同场景使用。准备工作1、Frp内网穿透(参考:用云服务器搭建自己的Frp服务)2、硬件温度保护(参考:为树莓派制作个简单温控系统)3、软件源更换(参考:树莓派4b上手“装机必备” - 2)场景:自用、云同步、个人NAS网盘使用网盘平台:samba步骤:1、安装Samba服务:sudo apt install samba -y2、编辑Samba配置文件:sudo nano /etc/samba/smb.conf3、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并保存(文件目录根据实际调整):其中,path(共享路径)此处填写的为接下来要映射外置硬盘的文件夹
yanhy2000
记录学习中的点点滴滴~